反渗透设计

发布时间:2024-04-25 浏览量: 500
分享到:

一、反渗透膜元件构造脱盐层非常薄(大约200纳米)

脱盐层涂敷在聚砜材质的支撑层上(厚约45微米)

聚砜支撑层依附在聚酯无纺布材质的基层上(厚约100微米)



加压的进水沿轴方向穿过进水/浓水格网;

压力迫使一部分进水透过膜,大部分溶解盐则留在膜的进水侧,透过膜的水称为产水;

产水由淡水隔网进行收集;

淡水隔网处于两张平板反渗透膜之间;

产水最终流向中心产水管;

一支8英寸膜元件由很多张膜页组成。



二、反渗透膜组件


膜组件=膜元件+压力容器;

在反渗透系统中,很多支膜元件通过连接器串联在一个压力容器内,一般一支

压力容器安装6-7支反渗透膜元件;

压力容器具有进水口、浓水口、中心出水口。



三、回收率与浓缩倍率


使用高脱盐膜元件,浓缩倍数给我们直观的印象:浓水中的盐分被浓缩了多少倍。

四、排列装有膜元件的压力容器的组合俗称排列。段指的是浓水经过了几次压力容器过滤,级指的是产水经过了多少次过滤分离。






五、段间增压泵段间增压泵用于平衡段间流量及回收率。



六、产水背压当产水箱/脱气塔的水位高于RO系统时容易发生产水背压;

产水背压也可以用来平衡各段产水通量及回收率,常见方法是调节第一段、第二段膜元件的产水量,这可以通过在第一段、第二段产水管路上安装一个调节阀来实现。



七、通量


系统平均通量及膜元件最大通量是RO系统良好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。针对不同的原水及预处理方法,推荐不同的产水通量。

八、压差


压差=进水压力-浓水压力;

标准化压差增加说明膜系统受到了污染;

导致压差增加的原因:

(1)前部:膜污染(悬浮物、胶体、细菌、粉砂、粘土、铁腐蚀和预处理混凝剂等染);

(2)后部:结垢

(3)任何部位:生物污染